作家南派三叔在其所著的《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中提到了很多神奇的墓中之物,例如:吃上就能拥有驱虫避毒“麒麟血”的千年麒麟竭,具有物质化能力的青铜神树,机关精妙的青铜古棺等等。《盗墓笔记》全系列小说读起来曲折离奇,很有趣味。一些读完入坑太深的朋友们多会幻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盗墓笔记》小说中出现的墓中之物呢?
正所谓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中还真存在有《盗墓笔记》小说中提到的墓中之物,但没有笔记中说的那么神奇。下文我们所讲述的就是现实中出的一具距今两千多年的神秘青铜古棺。
一、农民挖山采石,意外挖出神秘乌黑棺材
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代代相传,地上地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因此,我国常有意外挖出宝贝之事发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云南祥云县动工修建祥云机场。修建机场所用的石料,都从当地的大波那龙山开采。当地农民们在挖山采石的过程中发现东山脚一个开挖的山坑中一直在奇怪往出冒水,被好奇心驱使的他们就在此深挖下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古怪。
展开剩余78%在深挖的过程中农民们先是发现了几段黑色的木料,接着又挖出了一堵用根根方木排列的木墙。见到木墙后,当时农民们以为山体中竟然隐藏着一座房子,就继续往下深挖,最终看到了嵌在山体中的一具乌黑发亮带有房顶的神秘棺材。既是棺材那山体中肯定有墓,当地的文物管理所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展开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考古人员们在连续几天的紧张发掘中,从山体中陆续发掘出了木椁青铜棺、青铜锄头、卷布轴等众多随葬品。根据出土文物特征和墓葬形制,考古人员们确认嵌于山体中的墓葬建造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二、神秘弘大的青铜古棺
我国古人对于身后丧葬之事极为重视,因此理念各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葬礼制。这套丧葬礼制其中有一项就是墓葬规格和形制。在战国和东汉晚期前我国盛行土坑木椁墓。上文中被挖山农民意外发现的那座墓葬就是这一形制。考古人员们将它命名为木椁铜棺墓。这座木椁铜棺墓墓坑为长方形竖井,竖井中有用碳化处理的巨大方木叠砌成的木椁室。
农民们在深挖过程中看到的木墙,就是椁室的一部分。椁室的方木缝隙处塞有防水防腐,不透气的白膏泥。底部垫有防水防蛀的木炭,木灰,在这样一个防水防蛀的密闭空间中,椁室中的青铜棺得以历经两千多年完整良好的保存了下来。青铜棺出土后,根据地名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大波那木椁铜棺。这座铜棺重达2571千克,全长2米,横宽0.62米,竖高0.82米。
整体造型仿照当时地面流行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为一“人”字形两面坡顶的干栏式房屋造型。这一特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整座铜棺由7块可拆卸的青铜板拼凑而成,棺壁两侧表面满铸云雷纹饰,棺盖上铸有鸟兽纹饰。棺盖为屋顶形制,由两块人字形的盖板拼凑组合而成。棺底四端铸有支角,将棺身撑离地面。当时经碳十四检测,铜棺铸造的年代距今约2350多年,也就是战国早期。
我国的青铜铸造文化,根据地域划分为众多流派。云南地区为滇系青铜文化流派。由此铜棺我们可知,在战国早期云南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高超。
三、根据棺中文物、墓主性别和相关史书记载揭下铜棺神秘面纱
大波那青铜棺中陪葬有众多精美陪葬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豹头铜杖。这种铜杖在古代象征权力地位,一般都为君王陪葬品。而根据相关史书记载:云南古镇大波那曾为古白子国国都,古称为“大勃弄”。棺中墓主的遗骨体征显示,为一名成年男性墓主。
根据这些线索,考古人员们推断铜棺中的墓主生前是白子国中一位拥有巨大权力的人物,很有可能是白子国33位国王中的一位。但具体是谁还有待详细考证。
四、后续
在出土清理后,大波那青铜棺最终被运到云南省博物馆中珍藏保护。大波那青铜棺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滇系青铜文化的发展铸造水平,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大波那青铜棺也曾多次被带出境展览交流,而由于造型罕见,铸造精美,体量弘大,每次都能在国外学界引起轰动。
这件轰动中外学界的古老青铜棺,也将会在我国代代相传下去,让每代华夏子孙都见证它背后的厚重历史。
发布于:天津市